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研究 >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

周嘉昕:关注理论范畴实践内涵 创新学术话语体系

作者:周嘉昕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12日第1672期时间:2020-06-25字号:【大】【中】【小】【打印】

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提升国际话语权。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基础构件是理论概念和学术范畴。理论概念和学术范畴,不仅构成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展开的直接环节,而且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实践内涵。关注理论范畴的实践内涵,在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概念和学术范畴,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贯彻《意见》精神,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崇高使命和紧迫责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且实现了学术话语体系的根本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革命,直接体现为理论范畴的创新。

伴随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马克思恩格斯走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和法哲学话语体系,批判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上将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仅举一例来说,在马克思早期的思想探索中,“市民社会”构成了他理解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哲学的核心理论范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和《德法年鉴》的文章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国家”“私有财产”展开了全面的分析和批判。但这一批判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中,特别是在物质生产方式的分析中才获得了科学的基础。相应的,“市民社会”术语的理解和使用也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正如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的“道路回顾”中所提到的那样,“市民社会”是黑格尔用来表述“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的术语。因此,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语境中,“市民社会”在广义上就是“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在狭义上则特指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基础上的“资产阶级社会”。概念范畴的这一变化背后,一方面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体系的创新,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解的拓展和深化。

在剩余价值制定的过程中,存在困扰马克思的一个关键性理论难题。这就是如何将这样一种科学的发现,以不同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的方式,科学地叙述出来。这是因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诸范畴,虽然在表现中呈现出经验实证的色彩,但就其本质来说却是对现实存在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抽象反映,甚至以一种想象的方式掩盖了这一抽象的社会历史起源。在追溯这一起源并将其科学叙述出来的过程中,马克思重新发现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因素,借助于理论中介的辩证运动实现了本质与现象、抽象和具体的统一。当然,“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在《资本论》的创作过程中,马克思披沥十载,数易其稿,修正甚至是放弃了自己曾经提出和使用的一些重要概念范畴。其中,“资本一般”的出现和消失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正如恩格斯在肯定马克思对《资本论》叙述方法的探索时所提到的那样,“谁能辩证地思维,谁就能理解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资本论》在话语体系上的科学性根源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辩证运动。剩余价值理论或价值形式理论之所以科学,并不仅仅在于它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现象,或是形成了自洽的逻辑体系,而恰恰在于它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遮蔽的社会现实真实地叙述出来,并以范畴的关联运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历史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范畴的实践内涵,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创新的全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已经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不仅是一个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具体化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将实践经验理论化,并上升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实践方案和理论贡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理论范畴的实践内涵获得凸显并不断丰富,反过来也推动了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繁荣和发展。以“实践”和“矛盾”这两个基本概念范畴的理解为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革命斗争的现实,秉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消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对上述两个概念范畴进行了创造性的阐发,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斯大林教科书体系中仅仅将“实践”作为认识论一个环节的观点不同,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思想深刻地反映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毛泽东关于矛盾规律的阐发,深刻总结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现实,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已经成为今天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备了充分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具体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创新上来说,关注理论范畴的实践内涵,致力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工作者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在投身这一光荣事业的过程中,存在值得重视的三个问题。

第一,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在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强调理论本身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这就要自觉反思两种可能存在的错误倾向:一是过分关注理论自身的发展,而忽视对理论范畴的实践内涵的探索,“两耳不闻窗外事”,“回到故纸堆”。二是片面强调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盲目跟风,缺乏理论定力。需知理论和实践之间往往并非直接合二为一,科学研究必须关注二者的中介环节,特别是概念范畴自身理论意义和实践内涵的辩证统一。

第二,坚持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自觉。作为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的逻辑延伸,在学术研究中保持高度的方法论自觉是开展理论创新、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重要内容。简言之,坚持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自觉,要求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我们不仅要探索、思考、解决实践提出的真问题,同时也要将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放进科学理论中审慎地考察,在此基础上反思自身理论方法和逻辑框架,创新学术话语体系。

第三,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自信。学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学术研究中的反映和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已经同国际学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对话,而且在问题、理论、方法和话语上已经具备了引领国际学术前沿的现实可能性。因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扎根中国实践,聚焦中国理论,凝练中国话语,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出更为响亮的中国声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