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历史理论研究所举办第28期青年史学理论工作坊“中西史学概论教材写作比较”

作者:张一博来源:本站时间:2024-07-07字号:【大】【中】【小】【打印】

  7月3日下午,历史理论研究所青年工作小组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行成楼415会议室举办第28期青年史学理论工作坊,邀请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主任吴英研究员主讲“中西史学概论教材写作比较”,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张旭鹏研究员和张一博助理研究员与谈。所内近30位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理论系的同学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吴英首先介绍了英国学者约翰·托什的《史学导论》的主要内容,并通过版本对比,指出《史学导论》中的“变”与“不变”。吴英认为,作为一个对史学理论有着浓厚兴趣的实证研究学者,托什撰写的《史学导论》具有自身特色,他基于强烈的发挥历史学现实作用的意识,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独特见解。不过,托什的著作也存在“西方中心论”倾向等弊端,并回避了历史检验的问题。吴英在介绍改革开放以来颇具代表性的四本《史学概论》教材:葛懋春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李振宏的《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庞卓恒主编的《史学概论》以及“马工程”教材《史学概论》的成书过程及其内容、特点后,通过对比中西史学概论教材,指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吴英表示,中国学者编写的史学概论教材更强调知识的确定性,强调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而西方学者编写的史学概论教材更强调知识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
  随后,张旭鹏、张一博与吴英就中西史学概论的异同这一问题进行交流。张旭鹏对比了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些史学概论著作,指出托什的《史学导论》与时俱进,吸收了与性别史、历史与记忆等当代西方史学的新思潮,具有开放性,并进一步分析了从事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的不同历史学家对史学理论的不同认识。张旭鹏指出,通过对比托什的《史学导论》各个版本,可以看出史学概念中的“变”与“常”。张一博介绍了近代以来西方史学方法论的发展,并对比了托什的《史学导论》与德国近年来流行的史学方法论著作的异同。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