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理论与史学论坛2023”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顺利召开

作者:来源:本站时间:2023-11-07字号:【大】【中】【小】【打印】

  10月27—29日,“理论与史学论坛2023”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相关领域的近四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研讨会主题“思想·实践·理论——新时代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展开对话交流。

  在研讨会开幕致辞环节,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党委书记陈锦华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研究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历史学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做好研史、学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他表示,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的成立离不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尤其是高翔院长的支持。之后,他介绍了厦门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特色、优势研究领域,尤其是在历史理论方面的长足发展。
  陈锦华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曾军强调,历史理论研究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以高质量的历史理论研究成果,为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史学贡献。
  曾军致辞
  开幕式大会主题发言环节,厦门理工学院洪认清教授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历史理论的新贡献。洪教授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特别是“历史自信”和“两个结合”中的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等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洪认清教授作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吴英研究员认为,中国的唯物史观解释体系受前苏联体系的影响,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起符合新时代需要的科学解释体系。他介绍了立足中国实践、时代议题,构建中国自己的唯物史观解释体系的紧迫性、可能性、艰巨性。他指出,要构建中国自己的唯物史观,首先要构建一个体系化的理论,这个体系应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基本原理为坚实基础,规避以往唯物史观中主次不分、过于强调阶级斗争等倾向。
  吴英研究员作报告
  淮北师范大学李勇教授指出,民国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翻译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文献,然而种种原因导致汉译中存在一定乱象,使得马克思主义史学汉译文献具有复杂性。例如,西方学者名和文献名翻译混乱、汉译者真实姓名难以确认和汉译版本系统错综复杂等情况。因此,在阅读这些文献时需要特别审慎。
  李勇教授作报告
  河南师范大学王记录教授指出,褒善贬恶是是中国传统史学的重要特征。近代以来,在西方史学的影响下,传统史学的亵善贬恶传统因不够科学而被摒弃。事实上,传统史学中的求善和求真并不冲突。因此,不应全盘否定褒善贬恶的传统,而要发扬其中崇尚正义、向善的人文光辉。
  王记录教授作报告
  10月28日下午,学者们分为四组,就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中国史学史跨学科研究趋势、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多层面研究、通史编纂的理论与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认识、西方史学史研究的新趋向、中国传统史学与国家观、史学发展与中华文明形态的构建、史学功用与国家治理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讨论中,学者们认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做到打通古今中西,在充分认识古今中外学术基础上,建成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历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其中,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研究尤为重要。
  此外,有学者指出,理解诠释并厘清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历史逻辑是当前历史理论研究亟需完成的任务,这需要我们构建古今对话的桥梁,从认识论等视角多重维度解读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也有学者指出,史学史研究不是封闭的,是和历史研究学者之间相得益彰的;史学的研究需要打破学科壁垒,而这次会议中的一些讨论凸显了史学史研究与文献学等方向结合的新趋势。
  在10月29日上午的大会主题发言环节,兰州大学赵梅春教授从四个方面梳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史家对于地理条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曲折探索过程;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刁培俊教授从“三大体系”建设与纯学术书评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史学界为中心反思现阶段学界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倡一针见血的“纯学术书评”。
  赵春梅教授作报告

刁培俊教授作报告
  郑州大学吴漫教授对本次研讨会作出总结。她首先对本次学术研讨会表达了高度的评价与感谢,认为本次论坛以高学术、宽领域为特点,展示了史学研究的长时段、宽视野、多角度等特色,且选题新颖,彰显了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的多重价值。另外,她指出在当前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背景下,与会专家敏锐把握了我国史学史、史学理论所蕴含的文化精髓,选择一些新颖的论题加以报告,构成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吴教授认为:“这是一次圆满而成功的研讨,也是一次继往开来的会议。”
  吴漫教授作会议总结
  本次论坛由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主办。
  参会人员合影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