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历史理论研究所调研组赴河南郑州开展国情调研活动

作者:来源:本站时间:2023-07-12字号:【大】【中】【小】【打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院党组关于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和突出特性的认识,了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最新实践,7月4日至7日,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中外文明比较研究室、中华文明史研究室组成调研组,前往河南郑州,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联合开展主题为“探源‘中国之治’历史文化底蕴,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情调研活动。

  郑州是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和核心区,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突出成绩。调研组先后前往郑东新区、惠济区、新郑市、巩义市、登封市等地进行调研,全面考察郑州历史文化遗存,深入探寻“中国之治”历史根脉。
  在考古文化遗址,调研组详细了解了考古工作者的工作方式、问题意识和主要发现,增进了对中原先民由流动到定居、由渔猎采集到农业生产、由旧石器到新石器的关键文明进程及其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动的认识,三足陶鼎、木骨整塑房屋、农耕文化的诞生发展和长期连续的历史遗存,清晰折射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和包容性。中国古人精湛的手工业技术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儒释道三教迭兴交融的开放包容和探寻真理、赞襄治道的不懈追求,崇尚“天地之中”的思想观念和沟通天人、追求和谐的历史实践,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流连于黄河岸边,炎黄二帝的巨大塑像伫立身后,浩浩荡荡的母亲河奔涌向前。黄河滋养的中原大地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横跨黄河的三座铁路大桥记录着近代中国百年历史巨变,展示着新中国黄河治理的辉煌成就,书写着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自立自强。在黄河之畔,感受着黄土与河水、历史与血脉,调研组驻足深思,对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产生了新的深度共鸣。
  参观裴李岗遗址
  参观北宋皇陵
  参观黄河文化公园
  调研组参观了郑州市郑东新区规划展览馆,考察郑东新区规划和建设情况,了解中原科技城发展规划、科研院所入驻和配套政策、中央商务区建设进展、相关基础设施和市民生活等情况,郑州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理念超前的战略布局、汲取中国文化元素的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贯彻总书记指示精神的坚决有力和奋发向上的昂扬朝气,令调研组倍感振奋。调研组还围绕郑州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河南高等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整治等问题与郑州市政府、惠济区、新郑市、巩义市、登封市和郑州研究院有关同志展开交流,增进了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深化了对国家治理高度复杂性和系统性的认识。
  在裴李岗遗址,考古专家向调研组介绍出土文物情况
  参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通过本次调研,调研组成员对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大家纷纷表示,郑州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无穷活力的典型代表,我们要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之中,心怀“国之大者”,将科研工作与国家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以扎实研究开掘历史文化底蕴、助力新时代“中国之治”,自觉肩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光荣使命。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