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研究员导读里格比《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近代史研究所青年读书会第121期报道
作者:王毅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微信公众号时间:2021-01-22字号:【大】【中】【小】【打印】
2021年1月14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读书会邀请本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吴英研究员为其译著《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作导读报告。《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作者里格比(S. H. Rigby)是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曼彻斯特大学历史系教授,其学术研究覆盖中世纪英国社会文化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书则是里格比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部重要著作,书中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等重要概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与阐释。在报告中,吴老师重点谈及本书的翻译及出版过程、特点与局限,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发展演变过程。本次活动由魏兵兵主持,本所青年同仁30余人出席。
报告开始后,吴英老师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在西方的演进过程及其成因。吴老师指出,早在1846年,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雏形已经出现。马克思与恩格斯相继离世后,国际共运面临如何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提出的唯物史观经典理论贯彻到革命中的艰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情的巨大差异,德国与俄国最终选择了改良与革命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然而,两国革命者对于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的基本认知并无太大差异。这一相似认知却导致德国社会民主党与俄国布尔什维克在政治路线斗争策略上的歧路。吴老师指出,德国是当时欧洲生产力水平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且德国社会的中间阶层比重较之其他国家更高,这些因素促使德国社会民主党强调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因素即能实现社会变革,因此主动放弃了革命路线,在与政治敌对势力的斗争中也多采取保守退让的态度;而列宁则意识到俄国生产力水平的先天劣势,提出推动俄国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以革命方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由此实现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理念最终促使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以及1922年苏联的建立。
此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开始反思,相较生产力更先进的德国,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能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俄国成功。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回应这一问题时,结合西方其他思想流派理念,试图强调物质条件、阶级意识与思想统治权等因素的重要作用,以此勾画出影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逻辑关系的多重复杂因素。自上世纪70年代起,英美学界又尝试借鉴分析哲学理论及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做进一步阐释与分析,以此形成对唯物史观的全新理解。而里格比的《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正是这一学术风潮下的产物。
吴英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书最大的特点,是它体现了西方历史学家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理论阐释对历史研究实践的指导。相较于注重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阐释体系的哲学研究,历史学家的视角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何以为史学研究及历史阐释提供理论指导。与此同时,聚焦研究对象来检验唯物主义史观的解释模式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吴老师还指出,本书利用了很多以往中国学者较少关注的经典文本,这或许能为今后的理论创新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在分析本书特点之余,吴老师也强调本书作者由于自身专业的局限,使得在论述中对于社会史研究关注过多,而缺乏对于对经济等其他历史研究视角的关照,以至于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不失为本书的一大遗憾。
报告结束后,与会研究同仁围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贯通性思考及整体性眼光、近代西学与中国革命文化的特点、历史唯物主义在近代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及其影响、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反思等相关问题,与吴老师做了交流与讨论。与谈人李俊领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体现他对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整体性思考。正因为有这样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所从事的历史研究才具有全面的深刻性,反映出他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人文关怀。此外,他还强调辨析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这组概念的重要性,并就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国家、社会概念的相关论述与里格比的看法做了对比。卢华认为,里格比教授没有纠结于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的解释,区分正统抑或异端,而是强调唯物史观对于分析社会结构和历史变迁有用的部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史学解释的多元性与唯物史观的更好兼容。冯淼认为,里格比的著作从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马克思主义史学出现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与语境。历史理论研究所赵庆云研究员则从反思史学史的相关问题出发,就史学家从事历史研究的源起,对于唯物史观认识的分歧,及其特殊背景阐发了他的见解。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