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理论研究所国情调研课题组赴甘肃敦煌开展学术调研
作者:赵鉴鸿来源:本站时间:2024-11-29字号:【大】【中】【小】【打印】
11月16日至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丝绸之路中国段世界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承发展调研”课题组赴甘肃敦煌开展学术调研。本次调研由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曾军带队,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主要调研甘肃敦煌及周边的丝路文化遗产。
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延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创举,是中国古代贯通东西方的交通大动脉,是沿线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一条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枢纽和陆路通道,而敦煌正是这条大动脉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最频繁、影响最深远的枢纽,也是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文化共处并存的典型代表。特别是以悬泉置为代表的驿置,以玉门关、阳关和汉长城为代表的边防体系,以锁阳城为代表的丝路古城,在丝绸之路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
悬泉置遗址调研
课题组首先调研了敦煌悬泉置遗址。悬泉置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沿用400余年,是丝绸之路沿线的河西地区沟通西域的核心驿置遗址和交通枢纽,出土的大量简牍文书、驿置遗址,以及发掘的丝绸、纸张、铁器等文物,均显示其在丝路上传递信息、接待官员、迎送使者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置身于三危山余脉火焰山冲积台地上,领略悬泉置坞堡、角墩、墩院、马厩和生活区遗迹,课题组成员切身体会到悬泉置险要的地势、地理区位优越和当年丝绸之路发展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