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球文明史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举行
作者:李东琪来源:本站时间:2024-11-08字号:【大】【中】【小】【打印】
2024年11月2日,第五届全球文明史研讨会“亚欧大陆国际体系演进中的文明交流互鉴”在云南大学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外文明比较研究室和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云南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任东波教授主持开幕式,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党委书记赵小平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外文明比较研究室主任董欣洁研究员先后致辞。
赵小平在致辞中表示,非常高兴能够与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外文明比较研究室联合主办第五届全球文明史研讨会,感谢历史理论研究所和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的专家对学院世界史学科建设的大力支持,欢迎各位专家来到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大学世界史研究具有良好的传统,特别是在南亚、东南亚史方面,近年来引入一批资深学者,积极扩展研究领域,国际体系演进和文明交流互鉴都是其中的关注点。本届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期待各位专家继续关心、帮助学院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董欣洁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本届会议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探索文明研究创新机制的一项具体成果。中外文明比较研究室以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探索新时代文明研究的分析方式和阐释话语,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成为中外文明比较的重要研究基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学术咨询机构和文明比较专业人才成长的摇篮。全球文明史系列研讨会开到了第五届,可谓是与研究所共同发展,与时代一路同行,已经成为汇聚文明研究力量、展示文明研究成果、探索文明研究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平台。本届会议是全球文明史系列研讨会第一次走出研究所,意义重大,衷心感谢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和到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索文明研究的新路径。
在主题报告环节,12位专家学者贡献了精彩的学术演讲。云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毕世鸿教授和历史与档案学院张轲风教授分别担任主持人。
董欣洁研究员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意义”为题,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多元交流、互学互鉴的全球实践。中山大学历史系(珠海)孙丽萍教授作“互联互通与国际体系的历史演化”的报告,认为互联互通创造了新型网络权力关系,影响国际体系演化的广度、密度和深度。任东波教授的报告从“长时段”与“文明”的角度对“一带一路”实践进行历史透视,指出“主体间性”是文明互动的关键因素。
云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毕世鸿教授的报告聚焦澜湄流域,分析了“澜湄流域国家文明交流互鉴的成效、挑战及应对策略”。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张云教授的报告题目是 “东南亚文明模式对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启示”,提出东南亚多元文明和平共存的历史经验为破解“文明冲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借鉴。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卢兆瑜副教授以“欧洲近代‘永久和平计划’的文明互动观”为题,指出欧洲近代的“永久和平计划”体现了商业资本主义逻辑下欧洲中心主义的文明互动观。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外文明比较研究室李东琪博士以“比较视野下三种非西方文明中世界秩序的思想与实践”为题,比较了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交流互鉴。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张轲风教授的报告围绕“‘地缘政治’概念与中国史研究”展开,强调中国史研究应注重整体性,谨慎使用“地缘政治”这一概念。历史与档案学院钱金飞教授的报告围绕“近代早期欧洲国家在亚洲的扩张及其影响”展开,提出应打破国别史研究壁垒、深化相关研究。历史与档案学院刘恒副教授围绕“大国竞合与冷战时期南亚国际关系格局的演进”发言,强调超越美苏博弈叙事,重新认识冷战时期南亚格局。历史与档案学院王璞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文物’英译方案初探”,探究了“文物”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英译方案,指出翻译实践是沟通中外文明的桥梁。历史与档案学院博士生熊松龙的报告梳理了“十七世纪危机”的研究现状,聚焦“十七世纪危机下东亚封贡体系的巨变与重构”。
第五届全球文明史研讨会在亚欧大陆国际体系演进的现实基础上,发挥历史理论研究所的理论研究特色和云南大学的区位特色,加强双方的了解与合作,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交流,把交流互鉴落到实处;深入发掘和凝聚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文明研究力量,开拓文明研究的专业视野和建立健全文明研究的学术合作机制,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文明研究的智慧与力量。会议在积极的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
撰稿:李东琪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