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交流

“‘中国之治’的历史根源及思想理念研究”课题组赴洛阳开展学术调研

作者:来源:本站时间:2023-04-27字号:【大】【中】【小】【打印】

  4月19—22日,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之治’的历史根源及思想理念研究”课题组赴河南洛阳开展学术调研。本次调研的主题是“中国文明起源、精神标识与中国之治的历史实践”,旨在落实中央和我院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围绕“夏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商革夏命与天命史观”、“汉魏洛阳城兴衰与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文物保护与文物活化利用”、“加强石窟寺保护和研究工作”等学术专题,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进一步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赓续的独特路径,深入把握“中国之治”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进路,同时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情况,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有机结合。

  洛阳是有着数千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等重要都城遗址均坐落于此。我院考古研究所几代学者积数十年之功,对这几处遗址进行了艰辛开掘和系统研究,不断还原和揭示中华文明的独特文化根脉和国家治理的丰富实践形式。在我院考古研究所唐锦琼、郭晓涛、谷飞、陈国梁、赵海涛等考古工作者的带领下,课题组对这三处考古遗址的发掘进展和重要成果作了详细了解。在二里头遗址,课题组成员参观了考古发掘现场和绿松石龙形器等珍贵文物,通过对城市布局、型制、规模等问题的学习了解,真切感受到“赫赫夏都”严整宏大的网格式布局、井然有序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体会到华夏王朝文明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悠久文化源流。在偃师商城遗址,课题组结合相关文献记载与考古研究所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实地查看了遗址宫殿建筑和军事、仓储、排水、街道等设施,领略商人建城、理政、安民的经验和智慧。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课题组对遗址体现出的“中轴线”设计理念、“建中立极”的单一宫城形制、城市给排水系统等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都城这一重要的文明载体,更为清晰地反观了东汉至北魏历代中原王朝相延不辍的礼制传统、渐趋成熟的治城理念和多元共生的文化特征。
  参观二里头遗址
  参观偃师商城遗址
  参观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是我国重要的石刻艺术宝库,历经自北魏至清末1400余年的开凿经营,珍存着大量精品石窟造像,见证了数代王朝的兴衰成败,也表征着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课题组一行先后参观禹王池、宾阳三洞、卢舍那佛等代表性洞窟和造像,直观感受了我国石刻艺术的精湛技艺,切实体会到我国古代,特别是盛唐时期强大的物质力量、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开放兼容的民族观、宗教观,也了解了石窟景区近年来的发展建设情况。
  参观龙门石窟
  洛阳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课题组成员认真聆听馆内讲解人员对博物馆历史沿革、馆藏情况、文物保护及活化利用等问题的介绍,欣赏了白玉杯、泥塑人面像、三彩女坐俑等珍贵文物,参观了我院考古研究所与洛阳博物馆合作主办的“其宁惟永——北魏洛阳永宁寺特展”。通过观摩和交流,课题组更加完整地梳理了洛阳文明起源和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了解了洛阳深厚的文化根底,也对当地运用现代技术对文物进行活化利用、活态展示的经验和成果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课题组参观洛阳博物馆
  调研途中,课题组成员还就中国古代宗教治理经验、洛阳城址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问题同洛阳文史专家作了交流。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为期四天的学术调研,使课题组得以在历史现场感受、体验和分析中华文明的创生逻辑和演进轨迹,以及历代王朝治乱兴衰的深刻经验教训,有助于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更好地提炼和阐释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并传承有序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从而更加系统、准确地把握“中国之治”的思想基础、制度渊源、形成机理和实践成就。同时,这次学术调研也加强了课题组同院属兄弟单位及地方文博部门、文史专家的交流合作,为课题研究积累了更加丰厚的学术资源。下一步,课题组将用好调研成果,稳步推进研究进度,尽快推出高水平学术成果。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