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会议

“全球时代的历史书写:史料、理论与方法”学术会议圆满举办

作者:来源:本站时间:2024-07-01字号:【大】【中】【小】【打印】

  2024年6月1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重点学科中外史学理论协办的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召开,会议主题为“全球时代的历史书写:史料、理论与方法”。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美国罗文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天津社会科学》杂志社等多家高校、科研单位和期刊单位的45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学者们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研讨,并就外国史学理论研究与世界史研究的关系、史学理论对历史研究的启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开幕式由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陈国保教授主持。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徐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张旭鹏研究员相继致辞。
  徐毅院长首先对各位赴会学者表示欢迎,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期待本次会议能围绕主题,总结和反思当前国内外史学研究的进展,探讨和展望史学发展的前沿动态,促进国内史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他接着回顾了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90余年的办学历程,对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学科建设、近年来理论研究的进展及科研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徐毅院长表示,希望各位学者在会议期间坦诚交流,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张旭鹏研究员首先代表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吴英研究员,向主办方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会议倡议人王晴佳教授表示感谢,并对各位赴会学者表示欢迎。之后,张旭鹏研究员谈到本次会议的两个特点,一是本次会议的参与者大多来自世界史,这是近年来比较少见的,他认为本次会议为外国史学理论研究者与世界史研究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二是本次会议汇集了包括史学理论、专题史、全球史、环境史和区域国别等各领域学者,这有利于打破各领域之间的隔阂,推动更为开放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最后,张旭鹏研究员预祝本次会议圆满结束,并希望会议可以继续延续下去。
  开幕式后,五位专家学者相继进行大会报告,本环节由广西师范大学陈国保教授主持。
  王晴佳教授(美国罗文大学)以“现代史学流派的兴起、发展与融合”为题探讨了当代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及史学流派发展和融合的过程。他首先指出,史学流派的存在和发展是在近现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并以兰克史学、美国“新史学”、法国年鉴学派等流派的发展为例,梳理了20世纪历史学科学化与史学流派多元化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王晴佳教授表示,当前史学流派的最新变化是社会史的发展,侧重于讨论人的历史行为和社会的关系,从而引起了近代史学进一步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最后,王晴佳教授认为,当代史学的发展走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没有哪个流派能占据压倒一切的地位。一个新兴史学流派的萌发,也会兼顾其他相关的研究兴趣,与其他流派所关注的研究对象相关联。
  刘文明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以“全球史研究的中国视角”为题,探讨了中国全球史研究的发展方向。他首先以早期的全球史书写为切入点,说明了早期全球史学者的基本理念及其产生的背景。在关注全球史研究从美国扩散到其他地区的过程中,刘文明教授发现,实际上每个国家的学者在思考全球史研究时,还是会带有自身民族国家或文化底蕴的一些特点。然后,刘文明教授谈到了中国视角的全球史发展问题。他认为,对全球史观的讨论实际上体现了当全球史思潮传入国内后,中国学界的反应及中国学者自身的思考,这也是全球史观中国化的开始。他认为中国视角的全球史不是探讨全球史该怎么书写的宏观问题,而是要分析全球史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该怎么操作的具体问题。最后,刘文明教授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两个中国全球史发展的思考方向。一是基于中国历史来思考世界,包括重视中国在全球化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和基于中华文明来反思西方主导的现代世界两点。二是把中国历史放在全球情境中来理解。
  夏继果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以“从‘全球史’到‘地中海史’——关于全球史研究的一些思考”为题,探讨了全球史书写中地方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夏教授首先指出了他所理解的全球史的研究宗旨,就是研究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互相联系交往史,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思考这种联系得以发生的机制和内容。夏教授认为,全球史研究不完全是宏观的,可以地方化、具体化,而问题的关键是全球史研究要勇于超越既有的研究单位,构建新的内外互动的研究单位。最后,夏继果教授通过对80年代以来地中海史研究的梳理,形成了三点认识:第一,海洋是便利交流的舞台,那么海洋史所关注的就是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交流,即全球史。第二,把地中海作为“互动区”来研究,聚焦其互动的独特性。第三,重点探讨不同社会之间的交往机制,这种研究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张旭鹏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以“全球史中的个人:价值与批判”为题,分析了全球史研究中的个人问题的方法论来源与存在的问题。张旭鹏研究员指出,全球史中的个人主题是一个广泛讨论的题目,它的出现是为了应对早期对全球史的批评,导致全球史出现一些转向的现象。接着,张研究员介绍了全球史的四种转向,即从全球转向地方,强调地方经验的重要性、由物质转向思想观念、由宏观转向微观、由现代转向前现代,出现了全球中世纪。然后指出,在研究全球史中的个人时,方法论主要来源于微观全球史、全球传记、叙事史的复兴以及后殖民史学的挑战。最后,他总结了全球史中的个人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个是史料问题,史料的匮乏和主观性;第二个是过度诠释问题,因为史料较少,在解读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过度诠释;第三个是精英主义史学。
  赵欣教授(广西师范大学)以“国际视野下的库页岛之地理发现与具象表达”为题,通过多语种的资料、史料和地图探讨了库页岛的地理发现与历史背景,从国际视角分析其地理特征和战略意义。首先,赵欣老师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趣刺激的库页岛之旅;然后介绍了历代航海家在库页岛的地理发现,探讨地理位置与领土主张的关系。围绕库页岛这一名称概念,赵老师讨论古书中的文字记载是否可以算作领土主张的证据。最后,通过介绍库页岛的两种具象表达——地图和遗迹,分析俄罗斯在远东的战略决策。
  本次会议分为七个小组讨论。
  第一组由顾晓伟副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吕厚量研究员作了题为“希腊化史学中的罗马文明盛衰论”的报告,他讨论了希腊化史学通过其罗马文明盛衰论述在西方史学史和政治思想上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东北师范大学王邵励教授以“外邦语与祖国史”为题讨论了语言背后的外邦文化和写作对象的祖国情愫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展现在史书当中,展现在叙事的张力当中。复旦大学吴晓群教授以“以思想史的视角介入史学史的研究:意义与限度”为题,讨论了作为思想史的史学史需要结合历史性和思想性,既解决思想史研究中缺乏历史性的问题,又凸显史学史的思想性层面。
  第二组由《天津社会科学》王贞老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张作成教授以“人工智能与历史书写的耦合及其史学效应反思——基于chatgpt的实验性写作案例分析”为题探讨了人工智能发展对史学创作产生的影响,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作为人类历史书写的协同者和催化剂,同时具有成长性。西北工业大学刘向阳教授以“数字人文视野下环境史的跨学科研究探赜——以环境史和经济学的结合为例”为题,从环境史的角度探讨了跨学科研究内涵、实现路径以及跨学科研究中历史学者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和立场,并对跨学科研究下的陷阱进行了总结。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的阿慧博士以“约瑟福斯的人格类型与历史书写——基于心理史学对其〈自传〉的解析”为题,将荣格的人格类型的心理学理论引入实际历史研究中。通过对约瑟福斯的《自传》中自叙的其个人生平的研究,深刻剖析了其人格类型如何影响其行为选择。
  第三组由《社会科学战线》刘莉老师主持,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崇明老师以“孟德斯鸠和吉本的哲理史学”为题,讨论了孟德斯鸠和吉本的哲理史学在罗马史学中的书写。他指出,自然权利在近代欧洲的温和君主制政体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他们的哲理史学指向了一种批判绝对主义的、温和的启蒙精神。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曹寅老师以“解殖全球史与区域国别研究:如何将‘不平等’带回我们的学术视野”为题,梳理近年来全球史与区域国别研究中的相关文章、会议、书籍,发现全球史发展至今依然存在着一种“史学困境”,即全球史书写的“不平等”问题。这个问题常常难以被看到,更难以被解决,但它需要一直被关注。上海师范大学王雯菲老师以“从‘民族的欧洲史’到‘新欧洲史’——法国欧洲史研究的动向与展望”为题,讨论了法国欧洲史的“新书写”。她梳理了法国的欧洲史研究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反映出无论是地理意义上的欧洲还是思想上的欧洲,一直都处在变化之中。广西师范大学林漫老师以“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和美国妇女、性别史的全球化趋向”为题,讨论了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美国妇女史的全球化发展趋向。她指出,当前美国妇女与性别史尚处在多元文化模式和全球史模式相交接的阶段,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仍将持续,并能够帮助导入跨文化和跨国际的比较视野,应会使全球史或跨国史最终取代多元文化主义而成为美国妇女与性别史的主导模式。
  第四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吕厚量研究员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李隆国老师以“永生镜像下古代晚期历史叙事”为题,讨论基督教彼岸世界的问题。他以《安布罗斯传》为引,指出自己对死亡与永生、精神与肉体两个问题的看法。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的汪丽红副教授以“‘四帝国说’作为一种‘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为题,探究四帝国的概念和全球转移在史学史领域里的运用。她指出,在四帝国的发展过程中,罗马帝国作为一个奠定西方历史的时空标记必不可少,而基督教介入后,世界历史的性质发生变化,形成了一种从“霸道”转移成上帝之道,但上帝之道没有完成对“霸道”彻底改造的思维方式。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惠慧副教授以“文本的解读与争议——托马斯·阿奎那论教宗首席权”为题,讨论文本解读的相关问题。她认为权威思想家对相同文本的有着不同解读,关于中世纪思想家的研究指向的是现代教会学问题,所以在文本解读时要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把握问题的实质。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杨韶杰副教授以“20世纪以来英国学术性人物传记及其史学价值——以英国君主传记为中心的考察”为题,利用个案来讨论所界定时间,解释学术性人物传记以及探讨其史学价值,最后达到以人的视角重新解读政治史的目的。
  第五组由北京大学曹寅老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康昊副教授以“区域世界的历史分期问题:试论东亚海域的‘中世’”为题,探讨东亚海域世界的历史分期问题并将日本中世分为三个时期。上海外国语大学杨力副教授作了题为“书写母亲的历史——二战后日本国民历史学运动与妇女史书写”的报告。她指出,在国民历史学运动之后日本出版了大量关于日本女性劳动形象以及日本母亲形象的历史书籍,进而推动了日本妇女生活史的发展,在史料方面拓展了既有历史学的边缘,在书写形式上进一步强调知识分子要和劳动人民展开互动。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屠含章博士以“事件记忆史研究的发展、特点与意义”为题,首先通过探讨中西方的事件记忆史研究的发展过程,指出事件记忆史研究的两种类型,并以鸦片战争记忆的转型和个体记忆中的鸦片战争为例,揭示出历史与当下不断的对话,借助历史事件中个体生命的体验,丰富对事件的认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李灿博士以“跨大西洋公制辩论与中国近代度量衡的全球纠葛”为题,探讨了中国近代的三次度量衡改革与现有历史叙事的问题,并指出中国在采取公制的过程中保留大量中国传统的计量因素,由此可见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计量改革的特殊性。
  第六组由东北师范大学张作成教授主持,中山大学的顾晓伟副教授做了题为“从‘直书’到‘仿真’——历史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的报告。他通过追溯历史知识生产的发展脉络,分析比较了三个时期历史知识生产的特点,认为历史知识的生产终归需要历史学家参与其中进行判断和把控才能保证真实性和客观性。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根副教授发言题目为“海登·怀特突破自己制造的叙事学困境的一次尝试”。李教授通过概述海登·怀特对“大屠杀”这一历史现象前后不一的两种表态,深刻地阐述了海登·怀特在面临自己的历史理论受到质疑时所做出的转变,即层次和方法上出现的递进,并展现出怀特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河南大学青年老师苏萌以“论海登·怀特的马克思历史理论研究——兼论历史理论研究的历史理论观前提”为题,重点分析了怀特对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和社会形态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他认为,怀特的研究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即对历史的虚构性和认知视角的选择的强调。这引发了对历史理论的实质的思考,即历史理论是解释世界还是改造世界。上海师范大学的陈慧本老师在题为“现象学视域下的历史经验研究:以科泽勒克和卡尔为中心”的讨论中,比较了科泽勒克和大卫·卡尔在历史经验解读上的异同,指出他们都为现代历史思维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处理方式。
  第七组由复旦大学吴晓群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一博博士以“‘历史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嬗变——一个比较史学史的视角”为题,梳理了历史主义这一概念在中国的传播,认为历史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展现不同的面向,这与中国具体的思想背景密切相关。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助理教授黄肖昱博士以“‘我们也是希特勒的受害者’:奥地利〈红白红皮书〉的编撰与发行”为题做了报告。他以奥地利政府的红白红皮书为切入点,梳理了奥地利对二战的国家记忆的构建和转变。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高霞博士作了题为“在犹太身份与世界主义之间:汉娜·阿伦特的犹太观”报告。高霞老师以汉娜·阿伦特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二战后犹太人的身份认同方式由犹太教信仰到建构共同的大屠杀记忆的转变,讨论了以阿伦特为代表的美国的第一代纳粹流亡知识分子在美国身份认同的矛盾性。

  会议闭幕式由美国罗文大学王晴佳教授做会议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和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对本次会议的支持和辛勤努力,以及各位参会专家的到来。随后,王晴佳教授指出了本次会议与西方国际会议相比的三大突出特点:第一是开放的心态,学者们发言的主题多种多样,知识储备充分且广阔,体现了中国学者对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深入研究。第二是注重探究中国学术的路径,对“欧洲中心论”有明显的批判意识,能走出西方文化霸权。第三是肯定办会经验充分,无论是基础硬件设施还是后勤保障工作都十分到位,从而使得会议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同时,王晴佳教授也对会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希望:首先,为了真正突出中国学者的批判意识和对话意识,更需要加强对中国周围领国的研究,如印度、越南、日本等。其次,历史学者需要重视表述的重要性。表述包括两方面内容,写作能力与口头讲述,两者都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水平。最后,王教授强调,报告人需要严格把控时间,以为问答环节预留更多时间,加强与听众的讨论互动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闭幕式主持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陈国保教授再次感谢了王晴佳教授对本次会议的肯定与鼓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的协助,以及各位知名学者与青年才俊的参与和支持,这些都是会议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对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世界史团队的老师与同学的努力表示感谢。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