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会议

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与史学期刊建设学术论坛(第三场)——“标准、守正和创新发展——编辑规范与史学期刊建设的几点思考”成功举办

作者:庄新来源:本站时间:2022-12-14字号:【大】【中】【小】【打印】

  2022年12月9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和《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与史学期刊建设学术论坛”第三场成功举办。本场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王旭东研究员主讲,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史学编辑部主任晁天义,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史学月刊》副主编赵广军,吉林大学《史学集刊》编审孙久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编审张敏与谈,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政君主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期刊界的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王旭东研究员的演讲题目为《标准、守正和创新发展——编辑规范与史学期刊建设的几点思考》,主要包括“标准”、“守正”、“创新发展”三个部分。首先,王旭东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期刊编辑中“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学术规范/专业规范”,提出这些都是学术期刊必须遵守的“标准”。其次,王旭东研究员结合自己多年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实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期刊编辑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提出编辑人员应提升内外功夫,推进史学期刊承担起学风建设和意识形态引导的社会责任,实现史学期刊的“守正”;再次,王旭东研究员认为史学期刊应在前沿性、出新性、突破性、独创性等方面,为历史学科创新发展发挥关键性引导作用,从栏目设计、选题筹划、稿件选用、刊后拓展等领域,推进史学期刊的“创新发展”。
  王旭东研究员
  四位与谈人结合王旭东研究员的发言与自己长期的工作经验,畅谈自己对于编辑工作的体悟,以及史学期刊建设与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的关系。
  晁天义编审对王旭东研究员的发言表示认同,他进一步强调了编辑规范及执行中的学风问题、编校者的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极端重要性,提出编辑本身就是一门学问,要将之做透悟透。
  晁天义编审
  赵广军副教授以“脚注的学术规范化问题”为透镜,从细处入手分析编辑规范现代化与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问题。他认为应以更具广泛适用性的标准来解决当下史学期刊编辑中的“小分歧与大标准”问题,在编辑实践中将宏观理论与细部规范相融合,推进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
  赵广军副教授 
  孙久龙编审从文章摘要、语言规范、参考文献等角度强调了期刊编辑规范化的重要性。同时,他针对期刊界较为普遍存在的人才短缺、经费不足、新老人员更替等问题,分析了学者办刊的可行性问题,强调了编辑学者化的必要性。
  孙久龙编审  
  张敏副编审结合具体工作,分享了非编辑学出身的史学编辑在摸索编辑规范过程中的甘苦,并以近三年明清史研究热点为例,阐述了期刊栏目设置对于引领学术发展和推动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张敏副编审  
  徐志民研究员对主讲人和与谈嘉宾的精彩发言非常赞赏,表示身有同感,并特别感谢主讲人和与谈嘉宾对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传经送宝”、交流经验,强调今后将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编辑规范和体例,既要守正,也要创新,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和水平,积极助推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
  徐志民研究员
  王旭东研究员就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学术期刊的论文著录规范等问题同与会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应从编辑实践的细节着手,根据中文期刊特色,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史学期刊建设经验,进一步推动史学期刊的创新发展和规范化,从而为加快构建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贡献力量。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