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图片新闻

“理论与史学”讲座第三十一讲在历史理论研究所举行

作者:来源:本站时间:2020-11-27字号:【大】【中】【小】【打印】

  2020年11月26日上午,由历史理论所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主办的“理论与史学”第三十一讲“中国古代史史料学说略”在历史研究院执中楼知幾厅举行。本场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孟彦弘研究员主讲,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徐歆毅同志主持。所内外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讲座。

  

 

  孟彦弘研究员认为,在对历史进行研究时,对材料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对史料的理解和认识是我们进行史学研究工作必备的知识。目前学界对中国古代史料的载体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如,竹简的时代应当远早于现在考古发掘考证的年代,甲骨的主要作用是贞卜,而非记事,当时用来记录史事的是金文和竹简。直至唐代,纸仍然是十分珍贵的物品,史籍中仍有对用纸数量以及撰述中如何排版的记述。

  他指出,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尤为重视对版本的选择。他以《四库全书》为例,指出《四库全书》中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有的版本并非最佳版本。我们在研究使用材料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四库本”版本质量不佳的情况,应当尽量寻找其他版本,进行对比,择优选用。此外,孟彦弘研究员为在座学者提供了目前学术研究中,较有参考价值的一些工具书,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四库系列丛书目录索引》等。

  

 

  在互动环节,孟彦弘研究员与在场学者就古籍版本重印及引文注释规范、战国秦汉时期文章流传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对现当代史学家日记与回忆录的整理研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交流与讨论。

  与会者表示,本次讲座有助于大家了解史料学、版本目录学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研究工作中搜集利用文献资料提供了详尽的参考,夯实了理论研究工作的史料基础。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