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图片新闻

“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胡楚清来源:本站时间:2020-11-10字号:【大】【中】【小】【打印】

  

  2020年11月6-8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和历史理论研究所综合处主办的“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历史研究院执中楼知幾厅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3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积极的研究成果。

  会议开幕式由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张顺洪主持,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张冠梓致辞。张冠梓向与会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介绍了历史理论研究所相关情况,指出召开“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秉持坚定的立场、客观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构建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研究中心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师渠认为,在“三大体系”中,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核心,话语体系是外烁的言说。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不仅关乎学术本身,更关乎民族认同与国家安危。中学历史教科书是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集中体现,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顾銮斋认为,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应当注重对重大问题的讨论,提升研究水准、拓宽研究视野。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欧阳哲生认为,构建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应当在研究中尽量做到贯通古今,更多关注富有本土色彩的理论,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之中进行考察。

  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光谦认为,当今的历史研究仍应警惕和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世安认为,中国历史学的话语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指导下建立的,西方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整体史观”不能作为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朱孝远认为,应当注重在“中西皆通”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的世界历史学话语体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吴恩远认为,俄罗斯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对我们构建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有较大参考价值。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万明认为,在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中,应当注意跨学科、跨文化、跨地域、跨时代、跨语种、跨国别的中外关系史研究,加强本土化、国际化、现代化、全球化的话语体系建设。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刘小萌认为,清史研究需要扩大国际视野,并充分发扬中国特色,从学术层面回应西方的“新清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驽认为,中国特色考古学的学科体系是历史学的考古学,这决定了表达层面上的话语体系的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董欣洁认为,中国世界历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系统梳理世界史话语体系的演变历程,进一步提炼世界史研究的核心概念、表述框架和阐述方式,探索中国世界史研究和编撰的当代理论视角,阐明中国史学界对全球一体化演变和走向的基本判断。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赵庆云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造,是一个整体,涵盖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层面,“两个趋向”论并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实际。历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廉敏认为,构建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需要从正面四层话语关系着手,即中国古代的话语、中国近代的话语、中国当代的话语,以及外国尤其是西方话语。历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希中认为,构建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应当宏观把握中国历史的文化精髓并结合微观研究,展现中国历史学话语的文化根脉、历史根基和精神气韵。历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靳宝认为,系统总结和批判地认识中国制度史撰述这一重要史学遗产,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史学话语体系的形成,对于当代中国史学话语体系构建也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历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德明认为,中国学者需要以自觉的学术态度研究海外中国学,以开放、包容、对话的态度面对海外中国学研究。

  最后,与会学者还就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的内涵、中西史学对话、研究中心未来规划与发展方向等进行了热烈讨论,体现了中国学者对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深入思考,展现了中国学者的学术关怀、社会担当,以及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繁荣发展的责任意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