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国家治理体系及其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召开
作者:李政君来源:本站时间:2020-10-16字号:【大】【中】【小】【打印】
2020年10月10-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河南大学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心、河南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河南大学近现代中国国家治理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历代国家治理体系及其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所长夏春涛、副所长左玉河,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宝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张礼刚、近现代中国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翁有为等3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开幕式由左玉河主持,夏春涛、张宝明、张礼刚分别致辞。夏春涛介绍了《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研究》和《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思想体系研究》两个课题的情况,强调了研究中国历代治理体系及其近代化的重大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夏春涛指出,在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课题,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经过新中国成立72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斗和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很不容易。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仍需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解决老问题、应对新问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从党和国家的角度来讲,就是如何治国理政。治国理政,其重点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同时也要树立世界眼光,借鉴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就是以史为鉴,汲取中国历史上的有益经验。对于中国历史,过去强调较多的是封建专制,是政局的周期性动荡等负面因素。对此,我们不应妄自菲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研究中国历代治理体系,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既是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又可为当代史学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张宝明介绍了河南大学的校史校情、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发展概况,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直以来对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帮助表示感谢,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两单位合作。张礼刚介绍了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代史的教学科研状况,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与会学者表示欢迎,并期待双方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
在主题报告环节,左玉河结合自己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缘,围绕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政治制度史、社会救助史与新中国史,阐述了河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发展历程,表达了青年人才与学科共同成长的期望。翁有为以体系与史实的区分为切入口,探讨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相互关系,强调了推进中国治理体系研究本土化的重要性。
《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研究》与《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思想体系研究》课题组各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课题进展情况,表示将继续努力,力争以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夏春涛对各子课题进展情况表示肯定,并对课题的进一步展开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本次研讨会是一场高水平会议,与会学者对中国历代治理体系及其现代化进行了深入探讨,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