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本所概况 > 在职人员

董家宁 (中国通史研究室)

作者:董家宁来源:本站时间:2021-01-05字号:【大】【中】【小】【打印】

  一、个人简介

  董家宁,女,河北石家庄人。2010至2020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出土文献、中国通史编纂理论与学术史。

  二、主要成果

  《〈中国通史简编〉的早期传播及影响研究》,《中国出版》2023年第21期;

  《礼、俗、法之间——出土文献所见秦对楚地的治理》(繁体),《简帛研究》二〇二二春夏卷,2022年6月;

  《“南郡守腾文书”所见秦法与秦政》,《光明日报》理论版,2022年5月9日第14版;

  《“文景之治”时期的治国理政之道》,《旗帜》2022年第1期;

  《秦始皇东观刻石或立于成山》,《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27日第5版;

  《面向海洋的秦汉文化》,《光明日报》2021年12月23日第11版;

  《“变气易命”与秦始皇三十七年出巡动机考》,《河北学刊》2020年第5期;

  《北大汉简〈赵正书〉中的胡亥形象——兼谈秦亡原因的不同历史解释》(繁体),《简帛研究》二〇一九春夏卷,2019年6月;

  《略论秦代移民与中原文化的扩展》,《秦统一的进程与意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察名观史 透物见人——评〈秦汉名物丛考〉(增订版)》,《秦汉研究》第22辑,西北大学出版社,2025年3月;

  《以唯物史观推进中国古史研究——沈长云学术访谈录》,《河北学刊》2024年第6期;

  《2023年度中国通史研究综述》,《团结报》2024年7月25日第8版;

  《2022年度中国通史研究综述》,《团结报》2023年4月13日第8版;

  《王子今著〈千秋太史公〉评介》,《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第25辑,2018年12月;

  《“秦的崛起与秦的统一”学术论坛述要》,《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第4期。

  三、主持、承担、参与的课题

  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代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编纂理论和方法研究”;

  独立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启动项目“秦统一与区域文化整合研究”;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秦统一及其历史意义再研究”;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历代民族治理研究”;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口述访谈录”;

  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中国历史叙事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

  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丝绸之路中国段世界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承发展调研”。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