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本所概况 > 在职人员

刘 巍 (中华文明史研究室)

作者:刘巍来源:本站时间:2020-06-25

一、简况

刘巍,浙江省嵊泗县大洋山人,史学博士。

曾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学理论与文化史研究室,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文明史研究室副主任。

专业方向为中国学术思想史、经典文史之学。

作品曾多次获近代史所一等奖、优秀奖、青年优秀论文奖。出版著作:《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月版;《〈孔子家语〉公案探源》(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系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3月版;长篇书评:《风起了,能否吹散刺耳的高音?——有感于王汎森<执拗的低音>》(载《开放时代》2015年第5期);长篇论文:《重访廖平、康有为学术交涉公案 ——关于“新学伪经”说之偷意与升级版“孔子改制”论之截获的新探》(载《齐鲁学刊》2019 年第 4 期)等书文。

二、论著目录

著作:

1、《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35万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月版。

2、《〈孔子家语〉公案探源》(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系列),288千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3月版。

论文:

1、《从新亚书院看钱穆先生的教育思想》,15千字,载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二三十年代清学史整理中钱穆与梁启超、胡适的学术思想交涉——以戴震研究为例》,20千字,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此文以《钱穆与梁启超、胡适的学术思想交涉——以戴震研究为例》为名转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办:《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3期。

3、《<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背景与初始反响》,30千字,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本文获近代史所2001——2002年优秀成果一等奖。

4、《试从科玄论战看二十年代梁启超、胡适的戴震研究之异同离合》,15千字,载廖名春主编:《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二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月版。

5、《抗战期间钱穆所致力的“新史学”——以<国史大纲>为中心的探讨》,20千字,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1月版。

6、《“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建立、影响与意义——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范式创新一例》,50千字,载《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1期。

本文获近代史所2002年度青年优秀论文奖。

7、《从援今文义说古文经到铸古文经学为史学——对章太炎早期经学思想发展轨迹的探讨》,30千字,载《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8、《<教学通义>与康有为的早期经学路向及其转向——兼及康有为与廖平的学术纠葛》,30千字,载《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本文获近代史所2004年度青年优秀论文奖。

本文获近代史所2009年度优秀成果一等奖。

9、《康有为、章太炎与晚清经今古文之争》,8千字,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月版。

10、《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40千字,载《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

本文获近代史所2006年度青年优秀论文奖。

11、《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30千字,载《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

本文获近代史所2007年度青年优秀论文奖。

本文获近代史所2012年度优秀论文奖。

12、《读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汉代经学“古文”争议缘起及相关经学史论题探》,37千字,载《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

此文很快以《汉代经学“古文”争议缘起及经学史论题》为名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1期。

13、《近代中国学术变迁大势略论——〈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序》,17千字,载《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此文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3年第3期。

14、《积疑成伪:〈孔子家语〉伪书之定谳与伪〈古文尚书〉案之关系》,35千字,载《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2期。

15、《唐宋学者有关〈孔子家语〉伪书理论之演成》,60千字,载《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2期。

16、《从群经注疏看〈孔子家语〉伪书公案之缘起》,25千字,载《人文杂志》2014年第3期。

17、《风起了,能否吹散刺耳的高音?——有感于王汎森〈执拗的低音〉》,37千字,载《开放时代》2015年第5期。

18、《钱穆在中国近代史书写中所体现的学术精神》,8千字,载《史学史研究》2016年第1期。

19、《试论钱穆通史路径之时代根源及其所成就的“中国主义”》,16千字,     载《人文杂志》,2017年第12期。

20、《序:书写历史,书写人生,从我开始》,12千字,载杨宏伟主编:《童年与故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812月版。

21、《重访廖平、康有为学术交涉公案 ——关于“新学伪经”说之偷意与升级版“孔子改制”论之截获的新探》,55千字,载《齐鲁学刊》2019 年第 4 期。

三、联系方式:

邮箱:liuwei196910@126.com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