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本所概况 > 机构设置 > 研究室 > 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

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

研究室成立时间

  历史理论所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前身是历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设立相关研究室,1977~1978年决定在历史研究所创建史学史学科研究阵地,着手组建研究室、招收研究生,逐步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进行探索。著名历史学家、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尹达同志亲自兼任研究室主任。此后,施丁、叶桂生同志曾担任研究室主任、副主任。1994年在学科调整中,合并到思想史研究室。

  历史文献学是历史研究所的传统优势学科。20世纪80年代之前,曾设立古文字与古文献学研究室,著名历史学家张政烺先生、李学勤先生分别担任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在古文献整理与研究以及古文字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2002年7月恢复成立历史文献学与史学史研究室,2010年3月改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由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两个学科组成,吴玉贵研究员、杨艳秋研究员先后担任研究室主任。

  2019年1月整体调整为历史理论所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

点击展开 ↓

研究室发展总体目标、学科发展定位、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室发展总体目标:加强唯物史观基础理论的研究,要处理好史学理论与具体历史研究的关系,加强历史研究中的理论思维、理论概括。史学理论对历史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从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实践相统一的观点出发,更深刻地认识历史过程的规律性。

  加强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借鉴和沟通,汲取其他学科的成果及理论成就。反之,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概括作为“史的方法论”,也能丰富其他学科的内容和视角。要实现史学研究的跨学科融合发展。

  学科发展定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加强历史思想、历史理论的贯通研究,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在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统一的基础上,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历史智慧的支撑。

  以唯物史观指导历史基本理论研究,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梳理和总结中国传统史学的理论资源和独特贡献,注重综合性、跨时段、跨学科的研究,形成本学科的比较优势。加强、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构建旨在促进中国史观和中国本土历史研究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主要研究内容:聚焦于探讨总结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和理论遗产,唯物史观的的传播和传统史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转型,历史学分支学科的理论建构及研究实践,历史评价与史学价值论等。

点击展开 ↓

研究队伍介绍(人员构成)

  本室现有研究人员6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2人。博士生导师1人。兼职研究员4人(陈高华、陈祖武、彭卫、卜宪群),其中学部委员3人。

点击展开 ↓

研究室主要成就(学术地位、科研成果、学术交流)

  本学科是国内比较优势学科,是改革开放以后设置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生学位点的首批4个机构之一,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经过艰苦的探索,本研究室在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和历史学科理论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有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1985);《新史学五大家》(1996);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三卷本)》(2006);谢保成《增订中国史学史》(2016);吴玉贵、杨艳秋主编《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论社会形态》(2013)。研究室已经完成院重大课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1949年以前)》,院委托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社会形态》。目前正在进行院委托课题“中国封建形态概论”的撰写。研究室还主办了《理论与史学》集刊,该刊已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主要科研成果:

  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尹达:《尹达史学论著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学研究室编:《历史科学的反思》,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施丁:《中国史学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施丁:《司马迁行年新考》,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史学史研究室编:《新史学五大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叶桂生、谢保成著《郭沫若的史学生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92;

  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商务印书馆2007再版);

  胡志宏:《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大象出版社,2002;

  杨艳秋:《明代史学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

  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三卷本)》,商务印书馆2006;

  谢保成:《民国史学述论稿 1912-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1;

  谢保成:《龙虎斗与马牛风——论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谢保成:《增订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16;

  吴玉贵、杨艳秋主编:《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论社会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学研究室编:《理论与史学》第1-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018年。(第5辑起将由历史理论所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编辑);

  廉敏:《明代历史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高希中:《反省与重建:新中国建立后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的理论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赖长扬:《嘉陵集》,人民出版社,2018。

点击展开 ↓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邮编:100101